7月10日,LG旗下显示面板制造商LG Display宣布,中国政府已批准其在中国新建一座OLED面板制造工厂的计划。这座工厂预计2019年投产,届时按照65英寸计算可提供216万块,或者按55英寸计算576万片每年的OLED电视用面板。

也许有人会觉得LG广州OLED的产能,与国内大尺寸液晶面板产能,或者与全球2亿台以上彩电销量比,并不高。但是,该工厂产能,2019年毕竟达到LG OLED彩电面板总供给46%,更是超过2017年全球OLED彩电销量,这也将是LG一次性规划建设规模最大的大尺寸OLED面板线。

视界波 | 广州OLED项目最终落地,前景未必那么美好-视听圈

不过,在7月10日之前,这条2017年已经开工的OLED线却“一波三折”——对,您没看错,2017年已经开工,这是一个“先上车后买票”的项目。但是,考虑到广州市地方国资委在其中的参与,这条线在国内的获批从来未被认为是问题。反而是去年在韩国的“技术出口”获批,才是真正的“瓶颈”。去年12月,LG Display在中国新建OLED面板制造工厂的计划得到韩国政府的批准,已经为该项目扫清了主要政策障碍。

对此,主要的疑问是,为何一项重视技术保护的韩国,会批准此条生产线的建设呢?答案很简单,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印刷技术才是未来大尺寸OLED面板线的主流技术。现在这种蒸镀工艺的路线,虽然能够“尽早的提供量产”,却也可能面临“投产即落后”的窘境。且随着时间推移,印刷技术不断发展,这种担忧越来越强烈。事实上,韩国LG和三星都已经展开印刷技术的量产实验。

另外,LG广州这种8.5代玻璃基板的生产线,最经济的切割尺寸是55英寸,对于不断大型化的彩电市场、未来以65和75英寸为主导的消费格局而言,并不是最好选择。同时,LG已经决定将韩国筹划多年的P10工厂升级为10.5代玻璃基板。二者在切割65英寸彩电面板时,经济效率完全不同,成本可相差2成以上。

正因为有“10.5代线大尺寸趋势”和“印刷显示OLED(华星光电准备在第二条10.5/11代线上采用的技术)”两个“更高级技术”,韩国政府才最终放行LG广州OLED项目。且,这个项目LG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国有资本作为启动资金,包括国资持有的30%股份,以及中国的银行贷款——这对目前的投资高峰期的LG面板事业而言是很重要的筹码。

当然,一条新线的加盟,必然有利于OLED电视的推广。2020年国内市场销量达到百万台,全球市场上看400万台应不成问题。这对创维、飞利浦、索尼等及早布局OLED板块的品牌是很大的利好。不过,考虑到LG自身品牌在国内彩电市场的“式微”,广州生产线对于提振LG的彩电终端销量估计影响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