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显示面板行业格局剧变的当下,三星电子正以破釜沉舟的姿态加速推进电致发光量子点(EL-QD)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。这一被业界视为"下一代显示技术"的创新,不仅是三星应对中国面板厂商低价攻势的技术壁垒,更是其捍卫高端市场霸主地位的核心战略。
EL-QD技术:量子点显示的终极形态
EL-QD技术的革命性在于实现了量子点的自发光。与传统需要背光的LCD量子点(QD-LCD)或依赖蓝色OLED光源的QD-OLED不同,EL-QD通过电流直接激发量子点材料发光,兼具OLED的像素级控光优势与量子点的超高色域特性:
色彩表现:量子点材料可覆盖99%以上BT.2020色域,远超OLED的80%左右,色彩纯度提升30%以上;
寿命与稳定性:无需OLED的有机发光层,彻底解决烧屏问题,且亮度衰减速度显著降低;
能效比:自发光结构减少光路损耗,理论能耗比QD-OLED降低20%。
技术代际差:EL-QD如何碾压现有方案?
对比QD-OLED:QD-OLED仍需依赖蓝色OLED作为光源,通过量子点转换其他颜色,存在色彩串扰和亮度不均的固有缺陷;EL-QD直接驱动RGB量子点发光,结构更简单,理论对比度可达100万:1(QD-OLED为10万:1)。
对比传统OLED:OLED的有机材料寿命短、易烧屏,而EL-QD的无机量子点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;三星测试数据显示,EL-QD在峰值亮度(1500尼特以上)下的色彩稳定性优于OLED。
三星为何必须All in EL-QD?
中国厂商在LCD和Mini LED领域已实现成本碾压(如京东方85英寸面板价格仅为三星60%),三星唯有通过EL-QD的技术代差维持溢价能力。Omdia数据显示,2024年三星在售价2000美元以上电视市占率达67%,这一利润腹地不容失守。
EL-QD的核心专利(如量子点合成、印刷工艺)目前由三星独家掌握,可规避QD-OLED时代与LG的专利交叉授权困局。若率先量产,将重构从材料、设备到面板的垂直生态。
中国厂商已布局量子点技术(如TCL华星的H-QLED),但尚未突破自发光瓶颈。三星计划2027年实现EL-QD量产,正是要抢在竞争对手技术成熟前建立事实标准。
尽管EL-QD优势显著,但量子点材料效率(目前蓝光量子点外量子效率仅12%,低于OLED的20%)和大尺寸印刷工艺仍是瓶颈。对此,有行业分析师指出,若三星能如期攻克量产难关,EL-QD将复制其在AMOLED时代的"技术换市场"路径,将有望重新定义高端显示行业的游戏规则。
原创文章,作者:soup82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《在新一代显示技术又有“大动作”:三星全力押注EL-QD技术》http://www.avq360.com/2025032630847.shtml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