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显示器市场继去年保持一定的增长后,进入2025年一季度再度延续高增长态势,呈现出一派走高之势。

一季度显示器量额齐增

近日,知名行业机构洛图科技新鲜出炉,2025年一季度内显示器线上数据报告。数据显示,一季度国内显示器线上销量同比大增40%,突破310万台。其中,传统主流电商是产生销量的主要平台,销量约占93%,达289万台,同比增长38%;销额约为28亿元,同比增长27%。

一季度显示器线上销量暴增40%:细分定“胜负”,TOP3量额都领跑-视听圈

从数据来看,一季度国内显示器线上呈现出“量额齐增”的景象,且增速都保持在2成以上。可以说显示器这个品类在2025年实现了“开门红”。

而一季度显示器线上之所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:主要是需求、供给与政策环境的共振。

电竞需求持续爆发成为核心推手:随着《绝地求生》《永劫无间》等竞技游戏热度攀升,144Hz以上高刷屏成为玩家刚需,电竞显示器渗透率快速提升,带动中高端市场扩容。

技术迭代加速则倒逼换新潮:厂商竞相推出Mini LED、OLED及低延迟技术产品,甚至将电竞级参数(如240Hz刷新率)下放至千元档,刺激办公用户升级设备。

政策红利释放进一步激活市场:全国多地“以旧换新”补贴覆盖显示器品类,叠加电商平台大促,降低了消费者换机门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传统电商(京东、天猫等)仍占据93%销量,但抖音等新兴渠道正通过直播带货渗透下沉市场。这场增长盛宴,既是消费升级的体现,也预示着显示器行业从“耐用消费品”向“高频迭代品”的转型。

洛图科技报告显示,电竞显示器销量占比超35%,Mini LED产品均价同比下跌22%,政策补贴带动以旧换新订单增长超50%。

有行业人士向《视听圈》分析认为,这一轮增长,既是消费升级的体现,也预示着显示器行业正从单一硬件需求向“性能+场景”双轮驱动转型,未来仍有持续增长空间。

品牌格局篇:TOP3量额都领跑

在一季度国内线上显示器市场整体走高的背景下,其品牌格局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"强者愈强"态势。

一季度显示器线上销量暴增40%:细分定“胜负”,TOP3量额都领跑-视听圈

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,TOP4(AOC、HKC、小米、SANC)品牌合计份额达46.8%,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,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。其中,AOC、HKC、小米稳居三甲,并且和身后的品牌保持一定的距离差。同时,这三者还是一季度销售额的前三名。

一位行业媒体向《视听圈》分析表示:如此数据排名的背后,极为明显折射出,当下国内显示器市场AOC、HKC、小米已经牢牢占据行业主导地位。具体来分析,这三者在整体市场定位上看,各自的发展路径却大相径庭。

AOC--全能冠军的守擂战:作为连续多季度蝉联销冠的品牌,AOC以14.4%的销量占比继续领跑。其成功秘诀在于"全价位段覆盖+渠道深耕"的双轮驱动。在2000-3000元主流价位段,AOC凭借27Q2D等爆款机型持续收割办公用户;在电竞领域,其子品牌AGON系列通过240Hz高刷屏抢占中高端市场。值得注意的是,AOC在传统电商渠道的运营效率显著高于竞品,大促期间的资源投放精准度是其保持领先的关键。

HKC-电竞黑马的进击之路:HKC以同比超90%的增速成为最大赢家,其成功源于对电竞市场的all in式布局。通过将Mini LED技术下放至2000元价位段(如MG27Q),HKC成功打破"高端技术=高价"的认知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HKC与斗鱼、虎牙等直播平台展开深度合作,通过电竞赛事赞助和主播带货实现精准触达,这种"产品+营销"的组合拳使其在25-35岁男性用户群体中建立了牢固的品牌认知。

小米---办公场景的降维打击:小米延续"性价比+生态联动"的打法,在办公显示器市场持续扩张。其34英寸带鱼屏(售价仅1499元)等产品凭借"手机同款设计语言"和MIUI生态联动,成功吸引大量年轻白领用户。但需要警惕的是,小米在专业电竞领域的缺席,使其错失了本季度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。

一季度线上显示器市场从品牌格局这个维度来看,除了AOC、HKC、小米这三强保持“量额”前三这个看点,还有一个看点就是ROG这个品牌表现值得关注。其虽然未入销量前十,但

凭借241%的同比增幅成为TOP品牌中增长最快的厂商,并以6.1%的销额占比跻身线上销额榜前五,高端市场竞争力凸显。

后记点评:一季度显示器线上品牌市场表现来看,细分定生死,差异化才是破局关键。当前显示器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证明:泛泛而谈的"全能型选手"时代正在终结,精准定位才是品牌突围的核心。AOC、HKC、小米、ROG的成功,本质上都是"场景切割"战略的胜利——它们没有盲目追求大而全,而是基于自身基因,在特定领域建立绝对优势。AOC吃透主流市场的基本盘,HKC死磕电竞垂直赛道,小米用性价比绑定办公场景,ROG则以极致性能锁定高端用户。这种"各守一亩三分地"的竞争态势,反映出消费电子市场正在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。

对中小品牌而言,盲目跟风头部玩家的打法已无出路。必须找到差异化的技术路线或用户群体,比如深耕设计专业屏、便携显示器等小众市场,或通过联合创新(如与内容平台合作定制产品)建立独特卖点。接下来的竞争,不是比谁更"全",而是比谁更"准"。